相關知識
磨煤機有哪幾種類型磨損?
2020-02-15 11:42
磨煤機的作用簡單來說就是通過磨料碾壓煤料,把原本大塊的煤磨成符合燃燒需求的細度和干度的煤粉??梢?,就其本身而言磨煤機就是在利用摩擦來工作的,所以摩擦并不能避免,此外為了使得磨煤機的工作效率維持在一個高的水平,其摩擦強度是相對較高的,所以磨煤部件的磨損是不可避免的。在電廠的日常運行中,煙道的尾部受熱面、排粉機、煙氣除塵器等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磨損,但是磨煤機依舊是磨損更大的部件,同時也是整個電廠中金屬消耗量更高的。
由于磨煤機嚴重的磨損不僅僅使得電廠金屬耗量大幅度的提升,同時影響制粉的出力,使得發(fā)電成本大幅上漲。此外,機組的安全運行也將受到威脅。若不加以解決改善,在電力行業(yè)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勢必會影響電廠的經濟效益也將使電廠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
不論是從磨損機理角度來說還是從磨損的影響因素的角度來說,磨損是一個相對復雜的過程。一般認為兩個相互接觸的面在相對運動的摩擦過程中對本身和對方物體進行細微的切割,產生了細微顆粒稱之為磨屑,同時也正因為切割形式的存在,接觸表面也不斷的被磨掉。普遍認為的磨損理論有以下幾類:犁溝磨損機理、粘著磨損機理、沖蝕磨損機理、疲勞磨損機理。
(1)犁溝磨損機理
犁溝磨損是出現(xiàn)更早的一種磨損理論。犁溝磨損的機理認為,接觸表面是粗糙不平的,尤其是在表面處理技術和工藝還沒有發(fā)展完善的當時,表面上有的地方凸起有的地方凹陷。當兩種硬度不一樣的固體表面接觸的時候,總存在的一方的凸起嵌入另一方的凹陷中,由于兩物體的硬度有差別,在摩擦的過程中硬度較高的一方將硬度較低的一方切削或者將物質進行推擠,類似犁的功能一樣在軟金屬表面犁出一道溝。犁溝磨損理論也以此為名,也形象的體現(xiàn)了磨損的形成方式。
(2)粘著磨損機理
粘著磨損有稱為咬合磨損,是指在摩擦的過程中,兩個接觸表面因為材料間化學作用的緣故局部發(fā)生了金屬的粘著,在之后的滑移過程中粘連在一起的金屬被拉拽并隨之掉落出現(xiàn)金屬屑,表面被破壞。這種形式的磨損稱之為粘著磨損。粘著理論更初是在1920年提出的粘著概念上發(fā)展的,繼而隨著分子磨損等一系列理論的提出,更終在1946年歸納總結得出完整的粘著論。他認為,相互接觸的兩個表面,在摩擦過程中因為接觸表面化學作用或者分子間的作用,一個面的原子被另一個面上的原子被捕捉的現(xiàn)象就是粘著磨損。按照粘著節(jié)點強度和破壞位置的不同,粘著磨損一般分為以下四類:輕微粘著、一般粘著、擦傷粘著和膠合粘著。
(3)沖蝕磨損機理
沖蝕磨損是指在流動過程中固體或者液滴以一定的速度和角度沖擊材料表面,造成材料的損耗和破壞。但是,現(xiàn)實情況是沖蝕磨損的影響因素復雜而繁多,對于材料沖蝕的內在機理的認識依舊不是非常的全面。也有眾多學者認為,對于沖蝕磨損機理的研究應該分別針對不同的材料而各自研究,尤其是脆性材料和塑性材料的沖蝕磨損機理是各有不同。
(4)疲勞磨損機理
疲勞理論一般是指接觸面上的交變應力的作用使得表面材料發(fā)生斷裂形成點蝕或者剝落的結果,即使在彈性限度內受到一個很微小的應力作用都會形成一定的作用痕跡,這種類型的痕跡的積累就成為了疲勞磨損的誘因。疲勞磨損理論的提出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同。隨著應力的積累,應力累積點在不斷的轉移導致了表面層的剝落,即剝層理論。摩擦的反復進行,使得長期受到交變應力的點出現(xiàn)空洞或者細小的裂紋,隨著應力累計點的轉移,空洞或者細微裂紋長大并更終導致了上表面金屬材料的剝落。
(5)腐蝕磨損機理
金屬材料的腐蝕是指金屬表面材料和周邊物質發(fā)生化學或者電化學反應,并引發(fā)材料損失的現(xiàn)象。在材料磨損中,腐蝕磨損所占的比例是非常小的,是一種輕微磨損,但是又無法忽略腐蝕磨損的存在,因為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比如高溫或者潮濕環(huán)境,這種輕微磨損也可能轉化成為嚴重磨損,嚴重影響著機械的壽命與運行。
↑ 上一篇:炭素生產提高雷蒙磨產能的方法有哪些?
↓ 下一篇:立磨工作效率由物料的哪些特性決定?